甩卖80多亿不良资产,平安银行失速?

文丨刘阳‍‍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新年新气象,各大银行也都纷纷加速出售不良资产包,缓解经营压力。尤其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平安银行格外引人注意。1月2日,平安银行发布了第一期公告,内容显示,本次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为1.45亿元,起拍价为663.18万元,起拍价为未偿本息总额的

<div id="js_content"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文丨刘阳‍‍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新年新气象,各大银行也都纷纷加速出售不良资产包,缓解经营压力。尤其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平安银行格外引人注意。

1月2日,平安银行发布了第一期公告,内容显示,本次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为1.45亿元,起拍价为663.18万元,起拍价为未偿本息总额的4.57%。

甩卖80多亿不良资产,平安银行失速?

(平安银行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此外,根据银登中心发布的公告,光2024年,已有156期关于个人不良贷款(特指个人经营性贷款)转让项目的公告被公布,这充分显示了个人不良贷款资产转让的规模和力度之大。

其中,2024年12月15日,平安银行就发布了16期不良资产转让公告。

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共计16期,未偿本息总额合计82.90亿元,涉及借款人户数合计109952户,借款人所在地区域涉及国内多个地区,上述资产包拟于同年12月30日开展线上公开竞价。

事实上,这只是平安银行业绩压力的冰山一角。

作为曾经的“零售黑马”,平安银行去年以来深陷“增利不增收”困境中。现如今,其营收压力非但没能得到任何缓解,反而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从“明星银行”到如今陷入的境地,平安银行到底经历了什么?

1、零售优等生失速

多年来,平安银行都属于A股银行中的扛把子。尤其过去几年,平安银行依靠着创新零售业务模式和强大市场扩展能力,成为行业内亮眼的新星。

不过,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改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平安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的增长势头正在逐步放缓。

业绩便是最明显的体现。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15.82亿元,同比下降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29亿元,同比增长0.2%。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不少零售业务要么不温不火,要么彻底表现失速。

譬如住房按揭业务,截至9月末,其贷款余额为3125.37亿元。而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3065.77亿元。这也就意味着,第三季度内,平安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只增加了大约60亿元。

信用卡一直都属于零售领域中的引擎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信用卡消费总金额为1.76万亿元,至今仍未复苏。截至9月末平安信用卡流通户数5055.01万户。而截至6月末时,其流通用户数为5165.58万户,非但没能增加,反而还在下降。

不过,虽然用户减少了,但线上消费占比反而提升,同时信用卡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占比也在提升。

汽车金融业务向来势头迅猛,但现在增速放缓非常明显。截至9月底,平安银行的汽车金融贷款余额达到了2870.66亿元,相比之下,6月底时的余额为2822.16亿元。算下来,在第三季度,该行的汽车金融贷款余额增长仅为48.5亿元,显示出增长动力相对不足。

综上可以看出,其实平安银行的零售端贷款余额已经出现负增长。

事实上,回看过往数据就可以发现,平安银行的业绩与规模增速早在2019年时已经开始放缓。

Choice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2年期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20%、11.30%、10.32%、6.21%,到2023年时首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8.45%。

同时,平安银行的净利润增幅也大幅度下降。在2021年和2022年时,其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5.61%、25.26%,但2023年时却为2.06%,简直算是断崖式下跌。

受业绩影响,平安银行的市值也不容乐观。从巅峰时的4853亿缩水到如今的2220亿,市值直接减少了2600多亿。

反观同行,招商银行市值高达9848亿元,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市值分别为3990亿元、3693亿元,都远远超过平安银行的市值。

甩卖80多亿不良资产,平安银行失速?

2、不断受罚,口碑下跌

平安银行不仅业绩堪忧,而且在2024年因多次被罚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灾区。

1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无锡监管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揭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因多项管理疏漏而遭受处罚。

具体包括:员工行为规范监管不力、代销业务管控缺失、对公贷款审查(“三查”)不严谨、票据业务贸易背景核实不足、个人贷款审查(“三查”)不严格,以及与合作贷款中介机构的合作管理不到位。基于上述违规情形,该行已被处以26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无独有偶,11月20日,平安银行哈尔滨分行也曾因一系列违规行为遭到行政处罚。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披露,平安银行哈尔滨分行存在流动资金贷款的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的贷后管理不到位、高管人员未经核准就履职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令平安银行被罚款90万元,同时涉及的9名相关责任人也收到了监管部门的警告。

据江苏经济报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平安银行累计领罚17次,合计罚款金额7924.5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还曾“领到”了2024年银行界最大的罚单,其因此被认为是全年的“违规之王”。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4年5月,平安银行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没6073.98万元。据罚单显示,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领域,平安银行均存在违规问题,需上缴违法所得,并支付罚款。

回看过去一年的处罚情况,平安银行主要呈现出“一重多轻”的特点。其中,总行收到的大额罚单占总罚款金额的76.8%,而且处罚频率也很高,平均每月都会接到一至两张罚单。

此外,其存在违规行为种类也呈现多样化,不仅涉及贷款业务的监管不力,还牵涉理财服务的违规操作,更延伸至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内部控制的薄弱,几乎囊括了银行业务运作的各个方面。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银行在信贷管理领域的问题尤为严峻,诸如贷款审批流程中的“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以及资金违规流向等顽疾,在多家分支机构中频繁重现,成为亟待解决的痛点。

在经营过程中,平安银行不断出现违规问题,其实都在侧面反映出其在风险管理、业务操作等方面出现了重大漏洞。

其总行收到罚单占比之高,足以说明本身整个银行就存在系统性的合规管理漏洞。而且如此高频次的处罚不仅体现了合规管理面临的持续挑战,也反映出银行在整改落实上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3、挤掉泡沫,对公可期?

但在不少人看来,其实平安银行还是有韧性的。

平安银行的前身是早于1987年成立的深圳发展银行。虽然是一家地方银行,但深圳发展银行却是国内首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

2012年时,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老平安银行,组建了新的平安银行,并借助平安集团的资源优势,进行全面转型。

在发展过程中,平安银行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才成功度过一个个危机。

为了让平安银行度过新困境,银行制定了新的战略方向:“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

这也意味着,平安银行不再只是专注零售业务,而是向更加综合的金融服务业进行转型。

事实上,在零售业务和利息收入出现双重承压后,平安银行就开始实行降本增效来控制成本。

根据2024年上半年财报测算,平安银行通过控制负债成本、存款成本、手续费及员工相关费用,总共节约成本大约23亿元。

此外,平安银行还实行了“裁员降薪”并调整了机构数。

中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09家分行和1180家营业机构,其中营业机构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5家,员工人数减少到40452人。

同时,在零售业务持续放缓后,平安银行也将重心逐步放在对公业务上,并已经渐渐成为银行新支柱。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平安银行对公贷款总额为15959.24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了15.83%,较年初增长了11.62%。

此外,截至3季度末,平安银行对公客户数已达到82.8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7.44万户,增幅9.9%。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采访时认为,倘若对公业务能够保持强劲,资金运营能够带来收益,那么我们未来在优化客户布局、调整资产配置、改变营收模式以及完善风险策略方面,将拥有巨大的潜力来实现利润的大幅增长。

不过,当几乎银行们都处于零售失速中,大家的注意力无疑将都会放在对公业务上。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没有国有背景的平安银行,如何能在市场化运作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是绝对的当务之急。

上一篇 2025年1月8日 下午8:08
下一篇 2025年1月8日 下午8:08

相关推荐

  • 客诉如何处理?有效处理客诉对企业有何意义?

    客诉如何处理?有效处理客诉对企业有何意义?**标题:如何高效处理客诉?探究其对企业的深远意义****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客户投诉(客诉)作为客户反馈的一种形式,往往被企业视为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宝贵机会。那么,如何有

    2025年1月27日
    10900
  • 1亿小学生,送“奥特曼”上市

    这是深氪新消费第1708期分享:布鲁可是怎么做到的?作者|沐九九编辑|黄晓军来源|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封面图|Pixabay又一个奥特曼玩具的中国操盘手上市了。1月10日,拼搭角色玩具品牌布鲁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60.35港元,开盘高开超80%,总市值超260亿港元

    2025年1月18日
    11600
  • 不确定性,从来不是 vivo 的敌人

    流量红利易逝,人心复利长存

    2025年1月6日
    11700
  • 修改商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修改商品不影响销售业绩?

    修改商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修改商品不影响销售业绩?标题:如何巧妙修改商品以提升销售业绩引言:大家好!你是否曾经遇到过商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商品修改似乎成为了提升销售业绩的“救命稻草”,但稍不留神就可能适得其反。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巧妙修改

    2025年1月5日
    14300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安防市场如何创新?

    魔镜洞察数据解决方案,如何助力品牌增长?

    2025年1月16日
    27500
  • 张朝阳的物理探索与商业思维

    撰文 | 懂懂编辑 | 秦言来源:懂懂笔记刚刚过去的2024年依旧魔幻,魔幻中,越来越多人看清生活本质。从东北到合肥,千万级粉丝头部主播轰然倒塌,流量反噬与过眼云烟不断上演。胖东来继续“封神”,其创始人于东来炮轰电商和汽车企业家:“都像奴隶一样,一个比一个傻”,引发网友深思。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和评判标

    2025年1月14日
    13900
  • 当下大环境对企业有何影响?该如何应对变化?

    当下大环境对企业有何影响?该如何应对变化?标题:当下大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引言: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疫情、经济波动、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交织,使得企业运营环境愈发复杂。本文将探讨当

    2025年1月12日
    10900
  • 2025实体门店的生死一步:向营销要增量

    高效营销撬动生意增量“2025的新年营销第一枪即将打响,腾讯广告「门店通解决方案 1.0」将助力商家更好解锁春节场景的生意增量。文 | 螳螂观察(TanglangFin)作者 | 易不二美编 | 常常深圳的餐饮老板们,最近有个羡慕对象:赵翠花农家小炒。在餐饮人把“不赚钱”三个字挂在嘴边的当下,这个主

    2025年1月16日
    11600
  • 卷不懂的流量,吹不动的风口:本地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作者 | 兵法先生来源 | 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2024年已经渐行渐远,回顾过去一年风云激荡的消费市场,本地生活消费可谓为整个消费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化。本地生活提供的外卖、买菜、团购等数字化服务,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同时也为更多品类的进入铺平了道

    2025年1月15日
    15500
  • 大模型落地战,挺进大消费

    ?点击 Tech星球 &gt; 点击右上角“···” &gt; 设为星标?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文 | 任雪芸封面来源 | 图虫创意近年来,便利店市场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毕马威发布的《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中国

    2025年1月13日
    1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添加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