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并购落下“后遗症”,前四川首富刘永好的百亿乳企被罚

近日,四川证监局公告称,决定对新乳业(002946.SZ)及董事长席刚、总经理朱川和财务总监褚雅楠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被处罚原因是此前并购标的重庆瀚虹因业绩不佳,远未达对赌协议承诺,导致出现商誉减值,然而新乳业未及时披露商誉减值信息。事实上,新乳业一直频繁通过进行收并购,这给公司积累了高商

<div id="js_content"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近日,四川证监局公告称,决定对新乳业(002946.SZ)及董事长席刚、总经理朱川和财务总监褚雅楠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被处罚原因是此前并购标的重庆瀚虹因业绩不佳,远未达对赌协议承诺,导致出现商誉减值,然而新乳业未及时披露商誉减值信息。

事实上,新乳业一直频繁通过进行收并购,这给公司积累了高商誉和高负债。然而外延式并购带来的业绩并不是长久之计,新乳业主要产品低温奶业务面临激烈竞争,毛利率逐年下滑,从2015年至2019年的30%以上跌破30%。

同时,征探君发现,2024年上半年,新乳业经销商数量净减少113家,经销模式收入占比高达40%。其三年倍增计划未达预期,营收与净利润虽增长,但未实现翻倍目标。

01并购隐忧浮现,三高管收警示函

根据警示函显示,新乳业在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中,对重庆新牛瀚虹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瀚虹”)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60万元。而公司在2023年半年报披露前已明确知悉重庆瀚虹无法实现承诺的业绩,但未在2023年6月30日对重庆瀚虹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不符合资产减值相关规定,导致《2023年半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四川证监局在决定书中还指出,新乳业公司董事长席刚、总经理朱川和财务总监褚雅楠,因未能勤勉尽责,对上述事项负有直接责任。针对上述问题,四川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上述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新乳业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新希望(000876.SZ)集团旗下的乳业业务板块,通过并购整合迅速壮大,于2019年在A股市场上市,主营业务包括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重庆瀚虹也系新乳业收购而来。重庆瀚虹曾系新乳业旗下“一只酸奶牛”品牌运营平台。2021年,新乳业以2.3亿元收购重庆瀚虹60%股权,并与重庆瀚虹原股东华昌明、伍元学、华自立签订了对赌协议。新乳业在2021年报中称,通过入主重庆瀚虹“一只酸奶牛”,公司完成现制乳饮赛道的业务拓展。

据对赌协议,对赌期三年(2021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重庆瀚虹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3850万元、4235万元、4658万元,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743万元。若重庆瀚虹经审计的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小于12743万元时,则对赌方应以现金方式向重庆瀚虹补足业绩差额并以2243万元为限。

估值补偿条款方面,双方约定,若重庆瀚虹经审计的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小于10500万元时,则对赌方应以现金方式向新乳业支付估值差额补偿。

然而,新乳业并购重庆瀚虹三年以来,“一只酸奶牛”业绩不乐观。财报显示,2021年3月-12月、2022年及2023年1-9月,重庆瀚虹的净利润分别为868.11万元、-991.78万元、-416.29万元。

也就是说,2021年3月-2023年9月,重庆瀚虹实际累计净利润为-539.96万元,且不说完成率,累计盈利都没有。即便与对赌截止日期相差5个月,但也可以看出,重庆瀚虹业绩与对赌条款中约定的预期业绩相去甚远。

而在随后的2023年11月28日,新乳业作价1.49亿火速向关联方转让了重庆瀚虹45%股权,使其在2023年年报披露前顺利“出表”,不然亏损的重庆瀚虹会拖累新乳业的业绩。

2023年12月29日,新乳业发布公告称,收到重庆仲裁委员会寄送的参加仲裁通知书中,华昌明、伍元学、华自立等就公司收购重庆瀚虹60%股权一事提起仲裁,初步提出了将支付估值补偿款金额变更为2200万元和免除支付业绩补偿款义务的请求。2024年3月26日,新乳业公告称,重庆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决结果为估值补偿款金额为4460.05万元,业绩补偿款金额为20万元。

尽管重庆瀚虹的净利润每年都大幅低于对赌业绩,但新乳业直至出售其控制权前都没有计提商誉减值。新乳业此举引发了业内对其掩盖并购失败、“规避”因大额计提商誉减值而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等质疑,也是此次公司及三名高管收警示函的原因。

02收购带来的业绩是长久之计?

新乳业成立于2006年,2019年1月登陆A股市场。上市当年,新乳业就忙着收购。上市之后,新乳业也未停止并购的步伐。

2019年7月,新乳业以自有资金7.09亿元收购现代牧业(01117.HK)9.28%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以强化原奶业务合作。同年8月,新乳业以1.93亿元取得“福州澳牛”相关资产及业务新设公司的55%股权。

2020年7月1日,新乳业完成对寰美乳业(宁夏寰美乳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同时获得综合牧业98.8%股权,以及新澳乳业(福建新希望澳牛乳业有限公司)和新澳牧业(福建新澳牧业有限公司)各55%股权,交易总额达18.12亿元。

2021年12月,新乳业以5840万美元自筹资金收购澳亚投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5%股份,进一步巩固奶源供应。

征探君不完全统计,这一系列并购耗资约33亿元,形成商誉11.97亿元。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商誉余额为10.03亿元。其中,重庆瀚虹发生1.7亿元商誉减值,新澳乳业和新澳牧业合计减值0.17亿元。

成功的并购能提升业绩,失败则可能引发商誉减值,拖累公司发展。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新乳业营业收入分别为89.67亿元、100.1亿元和109.9亿元,同比增长32.87%、11.59%和9.80%;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562亿元、2.945亿元和4.648亿元,同比增长19.58%、14.92%和57.86%。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4亿元,同比增长1.25%,扣非净利润3.131亿元,同比增长39.39%。

但2024年前三季度,新乳业营业收入为81.50亿元,同比下降0.54%,扣非净利润5.066亿元。单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下降9.10%,尽管净利润降幅不大,但这是公司前三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激进并购导致公司负债率和商誉上升。2021年至202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81%、71.91%和70.47%;商誉余额分别为11.90亿元、11.90亿元和10.03亿元。2024年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首次下降。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25%。

单纯依靠外延式并购来提升业绩并非长久之策,新乳业仍需加大对新品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然而,新乳业似乎更加注重营销。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销费用高达5.98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2011.05万元。

03新乳业能否突围增长困境

征探君注意到,新乳业今年上半年经销商数量突然骤减。新乳业采用直销与经销并举的销售模式,其中经销商模式的收入占比约为40%。然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销商数量净减少113家,这一现象凸显了公司在渠道管理上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新乳业高层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尝试应对,但在战略目标的推进上效果仍不尽如人意。2021年,公司提出了“三年倍增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95%,即实现翻倍增长。然而,这一计划最终未能达成。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净利润4.31亿元,虽然分别达到2020年的1.6倍和1.5倍,但与既定目标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在推进“三年倍增计划”的过程中,新乳业将“鲜战略”作为核心发展方向,通过调整业务布局突出低温奶的市场地位。据统计,低温奶业务对公司主营收入的贡献已超过50%。然而,尽管低温奶业务战略意义重大,其发展却面临重重困难。

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新乳业的毛利率平均维持在30%以上。但从2020年开始,随着低温奶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伊利和蒙牛于2019年全面布局低温奶赛道),新乳业的毛利率逐渐跌破30%。这一趋势反映了公司在行业竞争盈利能力在减弱。

从消费市场来看,低温奶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常温液态奶。同时,低温奶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基础型和中高端产品的比例持续上升,价格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除了市场竞争,新乳业还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低温奶的生产和销售需要高额的鲜奶成本、复杂的冷链运输以及较短的保质期,这不仅大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限制了产品的销售半径。

在乳制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新乳业还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备受关注。根据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平台的数据,公司收到61条相关投诉,包括针对巴氏杀菌乳食品安全的质疑。对此,新乳业通过赔偿和解的方式处理了消费者的投诉,但事件反映出公司在质量管控方面的短板。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显示,11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包括福建新希望澳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澳牛”草莓味酸奶优乳饮料,其蛋白质含量未达产品执行标准要求。该品牌为新乳业于2019年收购的资产之一,这一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公司质量管理能力的质疑。

上一篇 2025年1月6日 下午8:11
下一篇 2025年1月6日 下午8:11

相关推荐

  • 思美传媒财务负责人辞职,两天后被罚500万

    图 |思美传媒控股股东:四川旅投集团文 |西西弗斯2025年伊始,思美传媒的“瓜”就来了——1月8日,思美宣布财务负责人王旷明已经辞职。两天后,思美传媒因2019年的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总计被罚款500万元。根据思美公告,王旷明因个人原因辞职,之后不会在思美集团担任任何职务。目前,由思美财务资金中

    2025年1月14日
    11600
  • 月报格式有哪些常见规范要求?怎样撰写清晰明了的月报?

    月报格式有哪些常见规范要求?怎样撰写清晰明了的月报?标题:打造高效沟通的金钥匙——月报撰写指南引言:在现代企业中,月报作为一种常见的沟通工具,不仅反映了团队的工作成果,更是管理层决策的重要依据。你是否曾经为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月报而烦恼?别担心,今天我将与你分享

    2025年1月4日
    15900
  • 思维模式有哪些类型?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有哪些类型?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标题:揭秘思维模式的奥秘: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思维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还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那么,思维模式究竟有哪些类型?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呢?今

    2025年1月12日
    9500
  • 绿的谐波为什么值300多倍?

    人形机器人注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忽视的一个超级赛道,如果要从中选出最有把握赚钱的企业,绿的谐波必须算一个。1月8日-14日,这家公司在5个交易日内狂涨近50%,爆发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把目光投向历史的纵深,过去几年绿的谐波的市盈率长期横在100倍甚至200倍以上,可见公司并非是概念炒作的一时兴

    2025年1月15日
    8100
  • bgc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

    bgc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标题:BGC探秘:含义与应用场景全解析引言:你是否曾在网络上看到过“BGC”这个词汇,却对其含义和应用场景感到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BGC的神秘面纱,探讨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带你深入理

    2025年1月24日
    13100
  • 国际公关圈迎来跨行业大收购

    外媒观察January 2nd, 2025下午好,我是翻译官今天带来公关行业的收购现状收购成风自2022年以来,公关领域的并购活动继续保持惊人速度,在2023年交易数量大增,并在2024年保持相同的高水平。总的来说,霍姆斯官报告确定了99笔涉及公关公司的交易(高于2023年的96笔),再加上纽约律师

    2025年1月5日
    11000
  • 产品经理招聘看重哪些能力?面试产品经理有啥技巧?

    产品经理招聘看重哪些能力?面试产品经理有啥技巧?产品经理招聘看重哪些能力?面试产品经理有啥技巧?引言: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产品经理成为了企业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沟通能力。那么,企业在招聘产品经理时到底看重哪些能力?面试产品经理又有

    2025年1月6日
    10600
  • 从钟表小厂到空调全球五强,奥克斯2025年港股再出发

    向上科技高端化,向外全球化@港股研究社原创美的集团以356.66亿港元的募资总额成为2024年港股IPO“募资王”后,近日港股或将再次迎来一只知名家电企业。2025年1月15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克斯电气”)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2025年1月17日
    10900
  • “渡劫”一年,商汤逆袭进行时

    AI应用爆发元年,商汤准备好了吗?@港股研究社原创作者丨Manjusaka2024年,生成式AI在全球科技领域独占鳌头、无出其右。随着AI算力、配套硬件加速升级,AI应用商业化提速。而与之相伴的是,中美AI之争渐进高潮。近日,美国国防部将商汤加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1月7日,商汤科技SenseTi

    2025年1月14日
    10100
  • 数据分析流程主要包括什么?数据分析流程怎样优化?

    数据分析流程主要包括什么?数据分析流程怎样优化?标题:数据分析流程详解与优化策略引言:在信息 ** 的时代,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支撑。一个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流程,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洞察力,还能提升工作效率。那么,数据分析流程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如何对其进行优化?本文将

    2025年1月8日
    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添加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