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案件结案报告:一份报告能改变什么?
文/韩寒风格的自媒体博主
一、那些年,被我们忽略的结案报告
法律援助的结案报告,很多人觉得不过是走个形式。但我告诉你,在2019年某法律援助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40%的案件出现重复咨询或无效归档,都与结案报告质量直接相关。这就像你买了个名牌包,结果发现连个像样的防尘袋都没有。
运营动脉(www.yydm.cn)的法律援助数据库里,收录了近千份优质结案报告模板。我看过几份,写得好的像侦探小说,差的就像超市小票。
二、如何让报告不再是走过场
先说数据:2021年全国法律援助办案量突破180万件,但近三成承办人承认存在”为了结案而结案”的情况。司法部2022年发布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直接指出:结案报告是评估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
中国政法大学王教授有个比喻很到位:”结案报告就像病例档案,不仅要记录症状,还要写清楚治疗思路。”
我在运营动脉看到过一份标杆报告:详细记录了7次走访、3次证据补充、甚至包括了当事人情绪变化分析。这种报告拿出来,谁敢说法律援助是走过场?
三、关于质量的三个真相
真相一:65%的投诉案件没有规范的结案报告支撑(数据来源:2023年法律援助质量白皮书)。
真相二:南方某省试点电子化报告系统后,当事人满意度提升了22个百分点。
真相三:优质报告可以成为典型案例。北京有个法援律师,就因为报告写得好,案子被收录进最高法院指导案例。
小编有话说
网友”正义天使”说:”结案报告就是形式主义!有那时间不如多办几个案子。”但网友”律政新人”反驳:”没有好报告,怎么证明你真的帮到人了?”
要我说,这事就像写作文。差生觉得凑够字数就行,学霸知道每句话都要为立意服务。建议读读《法律文书写作艺术》(运营动脉有电子版),看完你就明白,好报告本身就是法律服务的一部分。
最后扔句狠的:如果连报告都写不好,那你提供的可能根本不是援助,而是自我感动。
相关问答FAQs
结案报告必须包含哪些内容?
根据《法律援助案件结案规范》,应包括案情摘要、工作过程、法律分析、处理结果、当事人反馈五大板块。运营动脉的模板库里有详细说明。
如何平衡报告的详略?
记住”三要”原则:关键证据要完整,法律适用要精准,程序瑕疵要直面。其他细节根据案情调整,一般8-15页为宜。
电子报告和纸质报告哪个更好?
电子报告是大势所趋。2023年起,浙江等6个省份已全面推行电子报告系统,效率提升40%以上。
当事人不配合提供信息怎么办?
在报告中明确记录沟通次数、拒接情况,必要时附通话记录截图。运营动脉的”沟通留痕指南”对此有专项说明。
发布者:汤白小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yy/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