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人员结案报告指南:用八股文精神写明白人话
最近朋友单位搞年终总结,有个姑娘把结案报告写成了抒情散文,领导批注”请用人类的语言重写”。这事让我想起韩寒当年吐槽机关公文:”有些报告读起来像密码本,专治低血压。”
一、结案报告的基本结构
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收录的《司法文书写作规范》显示,标准的结案报告包含六个模块:案件概况→工作过程→证据分析→争议焦点→处理结果→经验总结。但文职人员写的版本可以简化成”三段式”:
抬头:标题用”关于XX事件的结案报告”,编号、日期、密级一个不能少,这是机关单位的仪式感。
主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87%的领导更青睐”背景-措施-成效”的汉堡包结构。比如:”接到群众反映食堂菜价问题后(背景),我们比对了周边5家机关食堂菜单(措施),最终实现午餐均价下降15%(成效)”
结尾:别学电视剧写”本案尚有疑点”,要像烤鱼店结账那样清晰。北京某区政府办的内部培训材料建议使用:”综上,建议结案/转交XX部门继续跟进”
二、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
某市档案局去年搞过公文写作大赛,获奖作品有个共同点:每千字术语不超过3个。比如把”开展多维立体化舆情监测”写成”每天刷三次微博热搜榜”,这种翻译精神值得学习。
上海某区委办的金牌秘书告诉我秘诀:想象给家里长辈解释工作。他写过出圈的拆迁报告:”郑大爷家的狗窝补偿问题,就像菜场买菜讨价还价,我们当了三回中间人…”
三、数据可视化の野路子
运营动脉(www.yydm.cn)的《政务传播手册》提醒:文职报告最忌”哑巴数据”。某开发区用emoji来标注进度:蜗牛表情代表滞后项目,火箭表情是超额完成——这种操作在00后科员中已成暗号。
更绝的是重庆某街道的”菜谱体”年报:”调解邻里纠纷25起(主菜),组织消防演练3次(配菜),收到锦旗2面(饭后甜点)”。这种写法后来被《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当典型案例分析。
四、避坑指南
某省级机关梳理过年度最烂报告用语:”提高认识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基本达到预期”(基本是几个意思)、”有关各方”(到底是谁)。这些正确的废话就像泡面的蔬菜包——看得见吃不饱。
广东某政务新媒体团队做过实验:同样的工作内容,用”我们给王阿姨修了漏水水管”的写法,比”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的阅读量高20倍。事实证明,具体>抽象,故事>论述。
小编有话说
知乎上有两派争论:年轻公务员认为应该创新表达,老干部坚持”格式规范才是王道”。其实参照最高检2021年新版《检察文书格式样本》,早就允许”在固定框架内个性化表达”。
个人建议学学《曾国藩批阅版公文集》,这位晚清卷王既能写标准奏折,也会在给同僚的私信中吐槽:”今日之报告,如老妇裹脚布,尤忌又臭又长。”推荐两本神书:《公文写作点线面》(运营动脉可下载PDF)、《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
相关问答FAQs
Q:领导要求报告必须满3000字怎么办?
A:学法院书记员的招数——增加附件。比如把原始数据、会议记录、照片合集打包成附件,正文依然干净利落。
Q:如何委婉指出合作部门的失误?
A:试试”三明治话术”:肯定付出→客观描述事实→建设性建议。例:”财政局在经费紧张情况下仍保障了基础开支(肯定),目前项目进度滞后于原计划20天(事实),建议共同商定赶工方案(建议)”
Q:敏感事件怎么把握汇报尺度?
A:参考国务院办公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记住三个原则:已核实的情况直接写,未确认的标注”待查证”,涉及个人的隐去详细信息。
Q:电子版报告怎么做更有说服力?
A: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的《政务PPT制作指南》里有个妙招:关键数据用动态图表显示演变过程,复杂流程用泳道图分解责任归属。
发布者:运营达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bk/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