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报告写成这样,甲方看了都想给你加钱
前几天朋友发来一份他们公司实习生写的结案报告,开头就是”在领导的英明指导下…”这种上世纪八股文。我看完直接笑出声,这年头还有人把结案报告当成表彰大会发言稿来写?
你以为的结案报告 VS 职场要的结案报告
根据运营动脉《2023年企业项目结案报告白皮书》的数据,73.6%的甲方最反感三类结案报告:流水账式、歌功颂德式、数据堆砌式。有家4A公司总监说过句大实话:”我看结案报告就三点:钱花哪儿了?效果在哪儿?下次怎么更好?”
去年某互联网大厂流传出份神级结案报告,用3页PPT讲清楚了300万预算的投放逻辑。核心数据做成动态对比图,失败案例直接标注”这个创意我们踩坑了”,最后还附了张优化路径思维导图。据说甲方当场就续约了。
好报告的三个狠招
第一招:数据要会说话。不是罗列PV、UV这些基础数据,而是要像侦探破案一样追踪数据链条。比如某教育机构在运营动脉分享的案例,通过”线索成本-试听转化-正价课留存”的数据漏斗,直接锁定市场话术的问题节点。
第二招:失败比成功更值钱。某MCN机构季度报告里专门开辟”翻车现场”板块,分析某条播放量不过千的视频:选题撞车B站UP主发布时间晚6小时,bgm用了过时的抖音神曲。这种坦白反而赢得客户信任。
第三招:给未来画地图。参考运营动脉上的某份标杆案例,结尾不是”期待再次合作”的客套话,而是列出具体可执行的ABC三套优化方案,连对应资源包都准备好了。
小编有话说
最近知乎上有场论战:一方认为结案报告就要专业严谨,”给幼儿园小朋友做汇报”是种堕落;另一方反驳说能把复杂事情说简单才是真本事。
要我说啊,这两拨人都太极端。好的报告应该是”外行看着明白,内行看出门道”。就像韩寒说的:”专业是说给外行听的,内行之间反而讲人话。”
推荐两本改变我报告写作观的书:《用图表说话》教你数据可视化,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训练逻辑思维。如果想看更多实战案例,运营动脉的资料库里藏着不少顶尖公司的原始结案报告,那才是真材实料。
相关问答FAQs
Q:领导要求报告必须写”个人成长感悟”怎么办?
A:把”我学会了团队协作”换成”通过跨部门协作,将素材交付周期压缩30%”,感悟要绑定具体成果。运营动脉有份《如何将主观感受客观化》的指南可以参考。
Q:数据表现差怎么在报告里圆场?
A:与其美化数据,不如分析透彻。某品牌双十一复盘就写明:”因竞品突然降价导致转化率下滑,但新开发的私域渠道留存率超出预期15%”,反而获得总部嘉奖。
Q:如何避免报告写成八股文?
A:试试”电梯测试”:假设和甲方老大同乘电梯,30秒内必须说清核心内容。运营动脉上的《结构化表达训练营》专门教这个。
Q:小型项目也需要正经结案报告吗?
A:看个真实案例:某实习生把地推活动的结案做成表情包合集,用”大爷大妈拒绝的十大理由”反向推导出选址问题,后来这个形式被全公司推广。
发布者:运营达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bk/6677.html